该作品首篇《夜晚的潜水艇》讲述的是一个富商被博尔赫斯的一首诗击中,资助潜水艇寻找诗中被抛向大海的硬币,最后因潜水艇失联而终止的故事。过了好多年,这个神秘消失的潜水艇通过画家陈透纳生前的回忆录得以重现,潜水艇的沉没无疑是对陈透纳想象力被永久扼杀的隐喻。
《竹峰寺》围绕“我”的“藏钥匙”和慧航和尚的“找碑”两条线展开叙述,“我”和慧航都是因为“失去”所以要“藏”。
《传彩笔》不仅讲述的是叶书华的故事,还关联了读中文系的“我”和将软文经营得有声有色的叶书华儿子。
《裁云记》里“我”的日常需要时刻警惕云彩的形状是否合规,“我”的精神却常常沉溺于“洞穴”的深渊。
《李茵的湖》对“失去”的演绎同时在“我”对李茵的感情变化和李茵追寻过往的两条线上演进。
《尺波》以“熬夜”写物对人的役使,以“鬼火”写权力话语对人的规约。
《音乐家》全篇都是权力/艺术、理性/情感、逃匿者/追捕者的对照书写。
《酿酒师》中,酒已然不是一般的造物,“酒是水酿出的诗”,酿酒便是求道。真酒既成,酿酒师本人都将遁形。“这酒抹去了他师父的存在”,而“凡是往坛中看过的人都痴了,从此对世间事不屑一顾”。
《红楼梦弥散》将故事设定在4876年,陈春成无意将其写成一个科幻故事,借由这种想象的方式,将古老的宿命论问题放置于一个“玄学上的而非科学上的宇宙模型”中加以讨论。主人公陈玄石出生在1980年,他的记忆,是已经遗失的《红楼梦》被复述、进而重新浮出水面的关键。小说中的陈玄石是一个有限时空内类似“拉普拉斯妖”的人物,如果我们以当下时间为基点,那么,陈玄石如此漫长的生命,就让他成为一个亲眼见证了世界的过去、现在,甚至是未来的人。
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ayX8-s0xmYJ_P77w_wtozg?pwd=1688https://pan.quark.cn/s/92fe1c6f0926